【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關于確定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的思考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工業和生活污水排放總量和污染物含量急劇上升。雖然國家一直主張增加污水處理,并制定了一系列更嚴格的污水排放標準,但仍有一些水體如河流和湖泊受到嚴重污染。 這與我國污水處理設施的不完善有關,也與我國污水排放標準適用性不足有關。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相對完善、嚴格的污水排放標準。例如,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廠一般采用《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A、B類標準。此外,越來越多的新污水處理廠開始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準四級水質標準(tn<10mg/l)。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可以大大降低污水處理廠的污染物指標。但是,將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由甲級提高到四級,將大大增加項目的投資和處理難度。通過比較按不同排水標準設計的污水處理廠的經濟性,分析了排放標準對污水處理工藝及建設運行成本的影響。 1污水處理廠不同排水標準的技術經濟比較 筆者以中國中部工業園區的新污水處理廠項目為例,比較了采用不同排放標準后的技術經濟條件。 1.1廢水處理工藝及設計處理指標 污水處理廠總建設規模為120000 t/d,分兩階段實施。一期工程為80000 t/d污水處理規模和30000 t/d中水回用規模。根據污水處理廠所在地區的排放標準和設計要求,污水處理廠的工藝路線設計如下: 污水處理廠進水→預處理→(事故池)→均質池→一次沉淀池→水解酸化池→MSBR池→中間提升泵房→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層過濾器→臭氧接觸池→接觸消毒罐→水泵站(因為河水位高)→附近的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