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北京黑臭水體整治已全部完成 將試點無害化污泥資源化利用記者從5月29日上午召開的第十五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得知,對城市黑臭水體的整治工作已經完成。將對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進行勘探,以便利用林地種植土壤和其他資源。 北京城市污水處理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六年來污水處理能力增長近70%,再生水利用率居全國首位,黑臭水體整治完成,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據市生態環境局消息,2018年,全市共立案407起,處罰涉水環境違法行為9201.4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4.6%。 今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市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執法檢查組副組長劉薇說,檢查中發現,由于當前建設與規劃不一致,一些城鄉沒有鋪設排水管網。生產生活污水不經收集和集中處理,通過房前、房后溝渠、坑槽、路旁溝渠等小微水體直接排入自然環境,造成對相關河流的污染。 檢查還了解到,全市1206個行政村已解決污水收集和處理問題,占30.69%,其余76%的村尚未建立污水收集和處理的長效機制。在一些農村地區,村莊分散,污染點廣泛。按照城市方法建造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既昂貴又困難。無論是分村建設還是多村集中建設污水處理廠,都難以達到治理效果。由于缺乏專業管理人員和運營維護資金,還有農村污水處理廠閑置和停止服務。 隨著城市污水處理的不斷發展,污泥產量也大幅度增加。目前,污泥無害化處理已基本實現。劉偉表示,2018年,全市共無害化處理污泥100多萬噸。根據國家有關固體廢物管理和土壤環境政策,無害化污泥的成品難以外運到省市使用。目前,污泥臨時堆放在我市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僅占用了土地資源,而且形成了新的環境污染風險。 為此,執法檢查組建議從源頭上減少水污染物的排放,防止小微水體對河流的污染。另外,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具有有機物含量高的特點,可以將無害化處理后的廢棄物轉化為珍寶,實現有機物的資源化利用,降低污泥堆積帶來的環境風險。因此,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在園林綠化、百萬畝綠化工程、土壤改良、苗圃種植、礦山恢復等領域大力開展無害化污泥綜合利用試點。 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運行的無害化污泥處置設施有小紅門、高安屯、淮坊等十三個,日處理量6128噸。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基本實現。已開始探索無害化污泥用于林地、種植土壤等資源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