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污水處理企業為何對進水超標如此敏感?行業考核加嚴,但客觀因素造成超標,一旦被行政處罰,享受到的稅收減免會有很大影響 為何污水處理企業對進水超標如此敏感?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等推動監管加嚴,對企業的運管考核也更加嚴格。總體上對行業利好,污水處理廠也持歡迎態度。 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總經理王光輝表示,很多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往往“曬太陽”,很大的問題是由于管網配套不健全,督察對促進上游的政府責任到位,是利好,未來不會出現太多的“曬太陽”的污水處理廠。“這對企業來說是利好。打鐵還需自身硬,督察成為常態,對水務運營企業來說提高運營處理等核心能力十分關鍵。” 但同時,由于客觀原因造成的問題,也困擾著不少污水處理廠。一些污水處理企業反映,如果由于上游工業廢水來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企業在受到行政處罰后,對其享受到的稅收減免會有很大影響。“行政處罰可能只是幾萬元或者幾十萬元,但這種處罰對企業的整體影響卻可能是千萬元級的。”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基礎設施投融資(IGH)合伙人李煒說。 有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行政處罰和稅收減免的損失,最糾結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事情遠遠沒有那么簡單。比如有些地方的市政污水處理廠,按照當時的委托運營協議,有相應的生化處理濃度系數,但是大量工業廢水進水超標遠高于這一系數,對生化系統破壞嚴重,技改又非常困難。污水處理廠不接收這些工業廢水也不行,技改要耗費大量資金,地方政府又不掏這筆錢。有些地區政商環境不太好,想撤出運營都不行。”上述負責人表示。 污水處理廠要對出水水質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