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成都高新區15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實現通水試運行日前,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環境保護與城市綜合管理執法局獲悉,截至目前,高新東區12個鄉鎮18座污水處理設施中,15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實現通水試運行,達到6700立方米/日污水處理的能力,相關附屬配套設施也完成建設;草池鎮、三岔鎮和石板凳鎮的臨時應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目前全部建設安裝到位,并完成通水調試投入正常運行,達到8000立方米/日收集處理污水的能力,解決了3個場鎮居民生活污水直排下河污染河流水體問題。 治理丨絳溪河水變清 2月21日,立春后的陽光暖融融地照在高新東區草池鎮。絳溪河邊,有不少村民在垂釣。幾名村民被太陽“烤”熱了,就地一蹲,在河里撈起一把水,清清爽爽洗了個臉。透過清澈的河水,能看清水底的水草和石頭。很難想象,就在一年前,這里的水還讓村民避之不及。 2017年4月1日,成都高新區正式托管簡陽市12個鄉鎮。這些鄉鎮過去均無污水處理站,生產、生活污水未經處置直接排入河道,給當地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困擾。 2017年9月,高新東區啟動鄉鎮居民污水處理提升改造工程,投資3.1億元新建18座污水處理設施、29公里配套污水管網。 在此過程中,成都高新區下大力氣,投資約0.8億元,完成高新東區1000余戶養殖場的關閉工作。開展三岔湖周邊82戶農家樂環境整治工作,關閉15家,完成油煙凈化器、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安裝整改67家。 在石板凳鎮,“河道衛生人人管,管好衛生為人人”的標語隨處可見,“人人參與治理河道衛生”的觀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開展的東區“散亂污”企業整治關閉污染企業170余家,實施了東區17條主要河流社會化管養。 新建丨污水處理設施增多 目前,成都高新區正進一步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預計今年3月底前,三岔鎮、石板凳鎮2座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今年4月底前,草池鎮污水處理站建成投運。同時,成都高新區還對東區管網未覆蓋到的居民聚集區進行梳理排查并制定方案,啟動第二批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工程建設,確保2020年月底建成投運,做到污水應收盡收,集中處置。 此外,草池鎮、三岔鎮和石板凳鎮3個場鎮的污水處理廠,在原有6500立方米/日處理污水能力的基礎上,還將增加設施設備,擴能4500立方米,達到11000立方米/日處理污水的能力,建成后高新東區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將達到22700立方米/日的總處理能力,3個鎮的污水處理廠預計4月底完成擴能。 清淤丨水質明顯提升 在高新東區12個鄉(鎮)的垃圾清理、直排口截污等工作率先啟動后,為保證污水處理的長期效果,部分河道的清污清淤、治理排污口等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從2018年3月開始,成都高新區開展絳溪河流域清淤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底,完成河道清淤量約為48.12萬立方米。 通過“多管齊下”的治理措施,絳溪河流域水質逐漸好轉。2018年,絳溪河主要水質指標監測數據,與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明顯,基本達到IV類水質,保障了普通農業用水和灌溉用水。2019年1月,在成都高新區水質監測主要指標中,達到國家自然保護區未受污染的I類標準的有16個,達到較清潔標準的II類指標有1個,達到過濾清潔后可作普通工業用水的III類指標3個,總磷IV類1個,達到水環境治理初步要求。 |